【導讀】部分抗戰劇粗製濫造,業內人士透露,都是限時命題作文。
  央廣網財經北京9月1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這個月,又有不少抗戰新劇相繼開播,這些抗戰劇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偶像化路線。這又引起了人們對於抗戰劇是否會變成雷人劇的擔心。而有觀眾則吐槽:“插著手,咬著牙簽,在炮火連天的大街上閑庭信步,整個就是‘F4抗戰版’!”可見不少人對這種偶像化的抗戰劇充滿了反感。為什麼這麼多人對雷人抗戰劇充滿了厭惡,而這樣的電視劇還是大行其道?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 肖永亮表示,
  肖永亮:政府出台了很多的引導性的政策,抗戰劇這一方面沒有受到任何限制,所以大家紛紛上抗戰劇,但這些抗戰劇,大家又想變換一些花樣,所以就會產生各種很怪異的情節,也有粗製濫造劇的出現。
  大家覺得抗日劇會有一定的收視率,所以驅使大家都來做抗戰劇。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家都在拍抗日劇的時候,可能創作水平不一,也不是那麼齊。其實中國的電視劇產業還沒有很規範,往往就是我有一個劇本,然後找到一筆投資,然後就搭起草台班子來,就草草把這個劇拍完,最後出資人反過來又卡預算,就會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非常正規、非常嚴肅和認真拍的劇還比較少。
  電視劇一個是是看播出,觀眾、網友都會有所反應嘛,產生一種社會批評的聲音和力量,使得這樣的劇可能不能總是這樣做下去。再一個,因為電視劇的播出也是一個很複雜的情形,電視劇本來在播出的時候,它應該控制劇的內容和它的水準,但現在很多都是通過民營企業投資,它會用很多的錢去進行這方面的公關,使得一些粗製濫造的劇情就這樣播出來了。
  我覺得播出機構要有一定的把關能力,再一個,通過社會的輿論對它進行評價修正,就這樣慢慢調整,相信到時候粗製濫造的劇肯定就沒有市場了。
  抗戰劇多年以來以正面、積極的題材和相對精良的製作,培養出龐大的觀眾群體,但是這種先天的優勢,卻成為現在某些抗戰劇敷衍了事,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托詞。作為電視劇的生產者,理應給觀眾提供多樣化的、積極向上的作品,扎堆拍攝粗製濫造的抗戰劇,長期來看必然讓這一題材失去人們的支持,這不僅會給整個產業帶來無法彌補的影響,同時也會讓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當時整個民族艱苦奮戰、浴血奮鬥的那個時代產生錯誤的認知。扭轉這種局面,需要管理部門的積極引導,更需要觀眾們用腳投票,讓那些真正用心拍攝的抗戰劇成為熱門,才能剎住抗戰雷劇的不正之風。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指出,粗製濫造的抗戰劇脫離了基本的史實,讓大家對這種雷劇產生了一定的厭惡。
  經濟之聲:抗戰劇作為電視劇的一個重要題材,很多年來獲得了大量的觀眾,之所以抗戰劇經久不衰,有很多原因,比方說,題材積極向上、製作精良、人物形象鮮活,對於歷史的還原到位,都是重要原因,但是最近出現的一些抗戰劇,則和大家的影響完全相反。這也讓不少人對粗製濫造的抗戰劇充滿了厭惡。為什麼抗戰劇會從收視保證變成了這種讓人看不下去的情況?
  張彬: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粗製濫造的抗戰劇脫離了基本的史實。我們都知道,八年抗戰對於中國來講,是有著切膚之痛的一段真實的歷史,通過電視劇的演繹之後,雖然我們不要求電視劇必須用現實的手法來描述,但這種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如果還原歷史的真實性強的話,自然就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如果變成了一種魔幻的手法,甚至加入了其他相關的玄幻、武俠包括偶像等等,這個電視劇的味道就變了。特別是在當下中日關係緊張的今天,特別是在全國人民都在紀念抗戰勝利、反法西斯勝利的時候,這些抗戰據恐怕是挑戰了大家對於歷史認知的底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對於這種雷劇就產生了一定的厭惡。
  經濟之聲:從抗戰劇的內容來看,千奇百怪的東西層出不窮。從之前的飛檐走壁的抗日英雄、再到觀眾麽所厭惡的“F4抗戰版”的這種奇怪的偶像劇。我們似乎可以發現,抗戰劇和偶像劇的結合產生了強烈的副作用。偶像劇是不是和抗戰劇不能夠相容呢?
  張彬:我覺得可能是我們在相應的編劇和拍攝導演的過程中,把偶像給狹隘住了。這些年隨著韓劇的興起,大家對偶像劇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什麼叫偶像?大家認為長的帥,一定要有感情戲,這可能就是偶像。但對於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來說,什麼叫偶像?我們看抗日題材或者戰爭題材這樣一些影視劇的時候,裡面的英雄人物長得並不是很帥,但由於他演得比較真實,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人物真實,血肉豐滿,這時候你就感覺這個電視劇的可信度非常強,跟我們觀眾近距離的接觸感也比較強,這就叫接地氣。
  可是現在我們很多抗日的雷劇,首先在演員方面,女一號可能梳了一頭像非洲歌手一樣的小辮子的髮型,可能男一號也梳了一個朋克頭等等,完全脫離了歷史的真實,所以讓大家感覺很雷。再從情節上來說,有的扔一顆手榴彈能把飛機打下來,有的彎弓射一箭能把坦克射炸了,這種題材已經完全超越了我們基本的對於常識性的認知。此外,這種歷史題材,特別是抗日戰爭的題材,很多時候這種戲謔之後就會給觀眾誤導,特別是對年輕觀眾或者是少兒觀眾來說,他就覺得抗戰根本就不是什麼殘酷的事。我覺得這種雷劇犯了導向性的錯誤,在這方面應該要嚴格管理。
  經濟之聲:除了劇情處理上非常奇怪之外,還有些抗戰劇鬧出了眾多的笑話。有業內人士透露,這都是貪多求快的結果,拍抗戰劇成了限時命題作文。如何才能不讓抗戰劇變成命題作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您覺得如何運用多方的力量,才能凈化我們的電視熒幕呢?
  張彬: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相應的一些編劇可能礙於自己知識的限制或者年齡的限制,對於劇本或者歷史史實研究不深,所以就憑空杜撰,這就需要加強知識積累。另外,我們在拍歷史題材的時候,特別是抗日題材的時候,儘量要跟事實相結合,把真實情況展現出來。我們曾經說過,在橫店拍電視劇消滅的鬼子已經能繞地球2、3圈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怎麼樣能夠體現真實感,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這是現在拍攝方需要註意的。
  此外,我們說文化體制改革,除了相關的影視方、出品方要改,我們的相關部門也要改,為什麼呢?這段時間,宮鬥劇、穿越劇包括其他的一些劇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當然有出品人或者出品方粗製濫造或者導向有誤的問題,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沒給出相應的扶持政策或者引導政策,這樣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逼著我們的編劇或者說我們的導演不得不儘量往抗戰題材上靠。要從多方面入手,共同進行改革,可能最終才能解決這樣一個雷劇怪現象。
  (原標題:部分抗戰劇粗製濫造 專家:脫離史實需加強把關_f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o65qoqrv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